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4-05-24

一、单位简介

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10月,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的事业型研究单位,是中国农科农业科学院全面支持海南自贸港和“南繁硅谷”建设的重要举措。南繁院作为从事南繁育种、种业创新及南繁服务等科研活动的新型研发机构,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为需求导向,以全球动、植、微种质资源,基因型、表型鉴定,生物安全三大学科为主责主业,协助开展育种技术与动物、植物、微生物品种选育工作,以抢占生物育种国际农业科技制高点为目标牵引,聚焦农业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和前沿育种技术,致力于构建现代生物育种创新体系,形成“理论基础-育种技术-产品创制-成果转化”创新链,为建设“南繁硅谷”提供核心支撑。

二、知识产权情况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2023年全年共完成成果转化及技术服务收入646.32万元,比去年269万元增长140.3%。此外,研究院创新跨单位联动与互利共赢的成果转化工作机制,推动南繁院科技成果快速落地。
(一)推动了顶层设计与跨所联动双向促进,推动成果转化制度集成和创新。制订南繁院成果转化三年发展规划和完善成果转化制度体系建设,把握总体发展目标,做好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顶层设计,创新性提出跨所跨单位联动成果转化的合作机制与模式。正在积极推动圆叶葡萄、微生物发酵及酶技术、生物防治技术集成等成果依托南繁院落地转化,并将这些技术在昌江、儋州、白沙等海南省各市县进行推广示范。
(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促进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落地。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崖州湾分中心网站开始运营,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发布成果1596项,为科技人员、农业企业快速掌握产业发展趋势,产业科技前沿技术提供了便利。多渠道争取、沟通、协调,推动了京粳香8号以南繁院名义在崖州湾科技城成功转化。交易平台上作物品种转化超200多万元。
(三)加快科技成果培育,以南繁院为第1完成单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5项,参加海南省区试2个;举办崖州湾技术经纪人培训班1期,有效的提高了科技人员对成果转化相关政策的认知。开创南繁院“成果转化大讲堂”,今年举办了第1期,为科研人员宣传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新政策解读、科技成果转化实战案例、专利谋划和申请培训。
(四)开展专利转化专项行动计划,提高入驻团队专利成果的转化速度和效率。为加快推动专利转化,提升知识产权转化率和实施效益,开展了专利转化专项行动,推动了与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在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签约,从专利申请到未转化专利评估后再包装等方式提高专利转化效率。将几个闲置专利打包集成豇豆绿色防控技术包,该项目目前已与四川比昂公司洽谈转让业务。
(五)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科技成果,提高南繁院在科技成果方面影响力。协助院成果转化局做好国际农科院院长会议成果展,组织参加热带成果展示会、第三届中国(广西)-东盟展览会、中非合作论坛等展出最新的科研成果,提高科技成果影响力。在参加热带成果对接会上,受到领导表扬和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新闻媒体报道,有效实现了科技资源与海南特色产业的精准对接,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共进。
(六)围绕海南省陵水县、定安县农业产业发展瓶颈,通过科研院所与企业、政府合作,建立农业产业乡村振兴试点,着手打造陵水五星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和定安县糯稻全产业链乡村振兴点。
(七)起草服务三亚现代农业行动方案,推动南繁专项助力三亚现代农业,委派1名管理骨干到三亚农业农村局项目办挂职,协助谋划项目和建立项目库。全年海南专项共支持三亚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资金150万元。推荐南繁院5位博士担任崖州区乡村振兴博士村长,科技服务崖州村、白超村、镇海村和海棠村等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与三亚市天涯区签订一院一区战略合作,现代农业现代化,在咨询服务、示范推广、产业策划、技术培训方面给予科技帮扶。
(八)推动广西马山县乡村振兴工作,联合共建马山种业研究院,聘请钱前院士担任首席顾问,在种业规划指导、人才培养、科研项目谋划和制种基地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支持马山县现代种业发展。
(九)分类管理分时使用南繁基地,打造智慧农业应用新场景建成海南省首个南繁智慧农业科研与示范基地,被列入海南省2023年十大智慧农业应用场景,且此系统已在在广西马山县落地转化。在2024年海南省全省优秀科技成果评选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全基因组预测方法DNNGP》入选2024年海南省十大杰出农业科技成果、《多抗、优质甜辣椒优异种质资源的创制及新品种选育》《南繁育种基地物联网智慧管理平台》《食品安全智能快速检测试剂盒》均入选海南省30项优秀农业科技成果。

一、科技成果项目

(一)基于深度学习的全基因组预测方法(DNNGP)

1.项目名称
基于深度学习的全基因组预测方法(DNNGP)
2.基本情况
传统全基因组选择预测模型难以捕捉基因型和表型间的复杂关系,且对多元异构大数据分析运算效率极低。我们开发的DNNGP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算法框架,大幅度提高了多组数据对表型的预测准确性,实现了育种大数据的高效整合与利用,助力深度学习在全基因组选择中的应用,为智能设计育种及平台构建提供技术支撑。
3.技术要点
DNNGP方法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处理大规模基因组数据的能力优于传统方法,并在模型设计与优化、预测精度与稳健性、计算效率以及用户友好性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比已有深度学习方法提速近10倍,预测精度比传统算法提高至少15%,为育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4.应用前景
通过构建预测模型,DNNGP根据基因组估计育种值进行早期个体的预测和选择,从而缩短育种世代间隔、加快育种进程、节约成本,助力深度学习在全基因组选择中的应用,推动现代育种向精准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

(二)南繁育种基地物联网智慧管理平台

1.项目名称
南繁育种基地物联网智慧管理平台
2.基本情况
以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等技术为依托,围绕坡田洋基地、陵水基地、乐东基地、水南一村基地、南滨农场基地、大茂基地等6个南繁育种基地,搭建南繁育种基地物联网智慧管理平台,解决南繁基地群体试验环境精准监测、视频监控、病虫害预警、农事作业记录等难题,实现育种环境数据长期收集、育种材料长势监测、南繁育种基地智慧管理。
3.技术要点
部署气象站、高清摄像机、虫情监测仪、孢子监测仪等物联网设备,获取长期基地数据与图像视频信息,研发数据驱动的育种作物生长模型,通过设计系统与嵌入模型的方式,打造集环境精准监测、病虫害实时监控、智慧灌溉于一体的示范展示与智慧管理平台。
4.应用前景
实现基地数字化一张图、环境感知、气象监测、视频监控、病虫害监测与智能决策预警,提升基地智能化水平;
实现作物表型的数字获取,较大程度提升南繁基地的育种效率。

(三)彩虹西瓜-美颜彩虹肉小西瓜

图片3.png
彩虹西瓜
1.项目名称
彩虹西瓜-美颜彩虹肉小西瓜
2.基本情况
小西瓜具有全生育期短、喜光、耐热、耐瘠薄、耐旱等特性,适合海南各地广泛种植,尤其是冬季12-3 月,温光条件良好,品质最佳,在全国优质精品果市场独具优势。本项目针对制约小西瓜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在天涯区建立示范基地,引进优质特色新品种,集成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实现小西瓜高效种植。通过示范推广,促进三亚冬季小西瓜成为全国优质精品果中独具特色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为乡村振兴提供一个新方向。
3.产业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西瓜的品质开始升级换代,美颜西瓜果小巧玲珑、品质特优,果皮薄可食率高、满足小型化的市场需求,被称为“冰激凌西瓜”或者“彩虹瓜”,经济效益比一般普通西瓜高3~5倍,目前在大城市郊区、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区等,作为观光采摘或高端果品生产,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好:小西瓜在三亚冬季预计可生产两季,平均单产在2500~3500 公斤,目前小西瓜的售价每斤是3~10 元。海南一年两季栽培,亩收入可在3~10 万元/m2。

四、联系方式及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19157736247
联系邮箱: p1556066264@163.com
联系地址: 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甘农北路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